宝宝生病,妈妈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找药给宝宝吃。但实际上,如何给宝宝科学用药,对妈妈来说尤为重要,它不仅关系着宝宝病情痊愈的速度,更关系到宝宝健康的长远问题。宝宝生病,妈妈别进用药误区。
用药误区1:宝宝发烧一定要用退烧药
临床上常见许多家长见孩子发烧,就在家中给孩子胡乱服用常见的退烧药。退烧药能抑制下丘脑前部神经原中的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,从而恢复温感受神经原的冷感受神经原的正常反应性,使体温正常。 但如果免疫系统并未被唤醒,完全不抵抗,使外邪在体内积存,也增加了治疗的困难。很多小孩使用退烧药后反复发作,一次发烧比一次更高,皆因体内病因未能去除,中枢神经系统醒来后再次加强抵抗,反复如此,后果将不堪设想。
对小儿感冒发热要强调休息,多饮水。监测体温变化,一般以肛温为准,当体温超过38.5℃时应予降温措施,如有条件可同时降低室温。降温措施首选物理降温,尤其是婴儿发热。方法有:头部冷湿敷冰袋,颈部、腋下及腹股沟置冰袋,或用温水擦浴。
用药误区2:宝宝一咳嗽就止咳
孩子咳嗽,对许多家长来说是件苦恼的事情。由于小儿呼吸系统防御功能不健全,咳嗽反射不敏感,其咳嗽和咯痰的症状和大人不一样。较小婴儿会在喝水、吃奶时发呛,严重的一吃奶,就从口鼻呛出来,导致进食困难。如果疏忽大意,体弱婴幼儿可能因为奶水呛入气管,堵塞呼吸道而发生窒息,危及生命。婴幼儿因为不会有意识地咯痰,痰到了咽部就自动咽入胃里,他们从胃里呕吐出来往往是粘液性的东西。更多咳嗽的孩子喉头有呼噜声,即喉间痰鸣音,听起来就像猫打呼噜。此外,还有一种特殊的咳嗽,听起来如同狗叫,发出"空空"声,叫做犬吠样咳嗽,这是急性喉炎的特有症状。如果发憋、青紫,说明喉头水肿严重,威胁着孩子的生命。毫无疑问,咳嗽给孩子带来很多痛苦。
但是,咳嗽和发热一样,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。人的呼吸道内膜表面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纤毛,它们不断地向口咽部摆动,清扫混入呼吸道的灰尘、微生物及异物。在呼吸道发生炎症(如上呼吸道感染、气管炎、肺炎等)时,渗出物、细菌、病毒及被破坏的白细胞混合在一起,像垃圾一样,被纤毛送到气管。堆积多了,可刺激神经冲动,传入中枢,引起咳嗽。其步骤为:肺吸满气体,然后喉头声门紧闭,胸腹同时用力,使肺内气流突然迸发冲出,将那些呼吸道的"垃圾"排出来。因此,只要炎症没有完全消退,排除"垃圾"的咳嗽动作就会一直存在。若硬是用药阻止咳嗽,这些"垃圾"会越积越多,从而加重感染,甚至阻塞气道。所以体质弱、老年人、胸腹部手术的病人,医生还特别鼓励他们咳嗽,把气管内的"垃圾"排出去,免得在肺部"惹是生非"。可见,咳嗽既有弊,又有利。
用药误区3:要让宝宝感冒好的快就用抗生素
感冒是引起小儿发热的常见原因,多数由病毒感染引起。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用抗生素是无效的。但现在有这样的现象:出现发热马上用各种抗生素,似乎用上抗生素就安全了,其实抗生素既不能抗病毒,也不能退热,相反增加了医药费用,并有可能产生对抗生素的耐药性,可谓弊多利少。
儿童上感病原复杂,往往是病毒感染为主,有时夹杂某些细菌感染及支原体感染。开始用药,应在验白细胞、胸透、物理检查、试体温等基础之上酌情用药。选择抗生素类药物时要慎重,原则上先用一般有效的抗生素,青霉素为首选。
而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,针对上呼吸道及扁桃体、咽峡部等处可能存在的一般性细菌感染及支原体感染,采用青霉素类药物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(如红霉素),就相对比较合理。当然,提倡用青霉素并不是否认它可能存在的过敏反应,认真做皮试是绝对需要的。
用药误区4:打吊针比吃药好
"打吊针"是静脉输液的通俗称法,也有人称之为"打点滴",是区别于口服给药、肌肉注射以外的一种给药方式。它利用液体的静压原理,将药液通过静脉输入体内,具有起效快、疗效显著的特点,因此广受病人和医生的欢迎。
生活中有不少家长,在患儿罹患诸如伤风、感冒、咳嗽、腹泻等疾病时,盲目迷信"打吊针"。但临床实践中发现,小儿因滥打吊针所造成的抢救和转诊事件正在不断增加,严重影响到小儿的生长发育和生命安全。
会产生很多不良后果:
1.大大增加了药费支出,也增加了静脉补液机会,更是大大增加了患儿抗药性和过敏反应的危险性。
2.由于输液瓶的入口处与大气相通,极有可能增加药液遭受污染的机会。
3.人体一旦对药物不适应的话后果非常可怕。
4.儿童身体尚处于生长发育期,药物进入人体后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还不完善。滥用"打吊针",极易引起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。微粒是引起慢性输液不良反应,如肉芽肿、肺栓塞的重要原因。
用药误区5:只要能好,多贵的药都成
一些儿科门诊医生为了怕担风险,动不动就开最贵、最先进的药;其次,某些诊所开大处方、贵处方与可增加收入、多发个人奖金有关,利益会驱使一些医生这样做。显然,这样做有悖医生的道德准则,也是造成滥用高档抗生素、浪费金钱的根源。
|